典型病例
热点文章
-
我院组织召开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专题推进会
为深入贯彻落实市卫健委关于医疗领域集中整治工作的部署要求,3月13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组织召开医疗(医药)领域2025-03-14
-
中医专科医院:从生活方式到医学干预,科学减肥控体重
2025年,国家持续推进 体重管理年 行动,倡导全民关注体重健康,普及科学减重理念。肥胖不仅影响体型,更是多种 慢性病2025-03-12
-
握手行动营 | 党建指导聚合力,携手共创促发展
为进一步提升辖区非公企业党建工作水平,不断增强党组织的凝聚力,激发非公企业党建活力,推进党建工作创新提质增效。2025-03-07
-
严把药械耗材关 筑牢医疗安全线
为进一步规范药品、医疗器械使用环节秩序,切实保障患者用药用械安全,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品管理法》、《药品经营2025-03-07
-
我院肾病科成功运用DPMAS技术救治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伤患者
近日,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肾病科凭借精湛的医疗技术和专业的诊疗团队,成功为一名62岁的尿毒症合并胆汁淤积性肝损2024-12-21
中医治疗糖尿病,能否让“停药”成为现实?一文告诉你答案
2023-09-05 08:23 作者: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
提起中医治疗糖尿病,有人嗤之以鼻,有人认为是天方夜谭。
长期以来,2型糖尿病被认为是一种终身性进展的慢性代谢性疾病,一旦确诊,就需要终身服用降糖药或注射胰岛素来治疗,否则其并发症就会侵蚀身体各个器官。
再加上中医行业医生水平良莠不齐,有人不幸遇上一次“江湖郎中”,便从此中医是路人,终身为“中医黑”代言。
即使有疗效显著患者现身说法,众多数据、案例摆在眼前,也依旧习惯性装聋作瞎,言之凿凿“中医治不了病……”
难道中医真就治不了糖尿病吗?俗话说实践出真知,我们先来看一个真实案例。
中医治疗糖尿病是理想还是现实?
患者孙女士,67岁,7年前因高血压于当地住院期间发现血糖升高,行相关检查诊断为2型糖尿病。
当地医院予以口服降糖药物,孙女士拒绝,自行饮食控制及锻炼,具体控制不详。
2年前体检时查出罹患糖尿病并发症——2型糖尿病视网膜病变,但未就诊治疗。
2个多月前,孙女士自测空腹血糖波动在13-19mmol/L,就诊于陕西某三甲医院,予以皮下注射胰岛素联合口服药物降糖,但效果不佳,空腹血糖仍偏高。
后为求中医治疗,就诊于我院,门诊以“2型糖尿病”收住入院。
首诊2023年6月27日
入院症见:患者神志清,精神欠佳,视物模糊,口干、多饮、体倦乏力,食纳可,夜休一般。“高血压”病史12年,血压最高200/100mmHg,“混合型颈椎病、腰椎间盘突出”病史10年,“甲状腺结节”病史3年。
查体:糖化血红蛋白测定13.2%,空腹血糖10.88mmol/L,餐后2h血糖20.75mmol/L,空腹C肽2.18ng/ml,情况危急。
中医辨病鉴别诊断为:消渴病,气阴两虚兼血瘀证。中医治疗以益气养阴,活血化瘀,通经活络为主。
结合患者辨证,胡天宝教授予以口服中药汤剂防己地黄汤加减以益气养阴、清热生津,中医理疗以调解气血运行、理筋止痛。
因患者情况危急,主管医生同时予以皮下注射胰岛素10u/日、利格列汀5mg/日。10天后,患者血糖逐渐平稳,停用胰岛素、降糖药,此后再未服用。
二诊2023年7月27日
口服中药汤剂1个疗程后,查体:糖化血红蛋白测定8.6%,空腹血糖8.12mmol/L,餐后2h血糖14.86mmol/L,空腹C肽2.97ng/ml。
患者初入院不适症状改善,血糖控制情况良好,各项指标均有不同程度下降,胰岛功能有所提高。
结合患者现舌脉象调整方药为百合地黄汤加减,以清热养阴、生津止渴。叮嘱患者遵照低盐低脂、优质低蛋白糖尿病饮食。
三诊2023年9月4日
口服中药汤剂2个疗程后,查体:糖化血红蛋白测定6.9%,空腹血糖5.03mmol/L,餐后2h血糖13.63mmol/L。
对比首次问诊,患者血糖各项指标稳步下降,逐渐接近正常值,血压、血糖波动减小。继观,等待胡天宝教授9月7日来院会诊。
因治疗周期限制,目前患者虽未达到停药状态,但结合中医治疗过程中的指标变化,逆转停药只是时间问题。
而这样的真实案例,在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糖尿病科还有很多。
在双博中医糖尿病患者管理群,我们总能看见昔日的糖尿病患者分享停药后的控糖情况以及控糖经验。
北京中医药薪火传承“3+3” 名老中医胡天宝教授,创新采用“标本逆从法”诊治糖尿病,有方,有据,有效。
患者的真实经历,就是对中医疗效最有力的证明。
温馨提示
本周四(9月7号),北京名老中医、我院特邀会诊专家胡天宝教授将来院会诊,名额有限,请需要就诊患者提前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