典型病例
热点文章
-
筑牢医疗安全防线——我院开展国庆中秋节前安全生产大排查
金秋十月,喜迎国庆中秋双节。为保障节日期间医疗工作平稳有序,坚决防范各类安全隐患,我院由院长黄爱民、副院长李小2025-09-30
-
情暖双博!向坚守岗位的“双博中医人”致以诚挚问候
中秋清风爽,皓月当空明。在中秋佳节与国庆盛典双节将至的美好时刻,为致谢全体员工日复一日的坚守与付出,陕西双博中2025-09-29
-
假日不停诊 健康有“医”靠丨双博医院国庆中秋假期就诊安排
国庆中秋佳节 健康不放松! 注意食品安全,做到健康饮食 尽量吃熟食,特别是肉类和蛋类,避免食用变质或来源不明的食物2025-09-26
-
【规范医疗行为 促进医保基金合理使用】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组织参加全省线上专题培训
为进一步规范医疗服务行为,强化医疗质量管理,提升医务人员对医保基金使用政策的理解和执行能力,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2025-07-25
-
【党建动态】追寻红色足迹 汲取奋进力量——双博医院党支部延安红色教育实践活动纪实
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传承红色基因,强化党员使命担当,值此建党之日,我院党支部于6月30日组织党员干部赴延2025-07-03
立秋调养指南|先调养再进补 “秋冻”还需防受寒
2018-08-07 09:30 作者:陕西双博中医肝肾病医院
立秋,是二十四节气中的第13个节气,每年8月7、8或9日立秋。
“秋”就是指暑去凉来,意味着秋天的开始。
立秋是秋季的第一个节气,而秋季又是由热转凉,再由凉转寒的过渡性季节。
秋,揪也,物于此而揪敛也。立秋又称交秋,立秋后虽然一时暑气难消,还有“秋老虎”的余威,但总的趋势是天气逐渐凉爽。

立秋起居饮食需注意什么

经过一个夏天炎热天气的折磨后,在立秋过后,很多“苦夏”、在夏天里食欲比较差的人,食欲逐渐好转。
老百姓大都有在秋季贴秋膘的习惯,因此主动或被动地开始贴秋膘;一些老人更讲究主动贴秋膘。
中医观点
从中医看来,立秋开始贴秋膘为时过早,并不是最佳时节。
因为此时虽然已开始入秋,但仍是三伏天,天气仍非常炎热,人的胃肠功能较弱,还没有调理过来。
如果吃太多的肉类等高蛋白食品,会增加肠胃负担,影响胃肠功能。
因此吃肉要适当,等到天气真正凉下来以后,再多增加肉食。

立秋应关注胃肠健康
随着秋季气温下降,人体受冷刺激后会产生一系列生理变化,对原有胃溃疡等胃部疾患者大为不利。
秋季气候是阴气强、阳气弱,肠胃的免疫力下降,病邪容易乘虚而入,所以有胃病的人,要特别注意:
腹部保暖,饮食应定量定时,少食冷饮和瓜果,不吃过热、过硬、过辣、难消化的刺激性食物,还要注意保暖下肢和足部,免得寒从足下生,导致腹部脏器的气血失调,患上和加重胃疾。

秋冻”谨防受凉 关注呼吸道健康
立秋后还有十余天的三伏天,白天虽炎热,可早晚已经开始感觉凉爽,而此时,人们该注意白天防暑,早晚防寒,早晚防寒尤其重要。
因为白天的炎热会让人们以为此时仍是炎热的夏季,而此时冷热更迭,燥风秋雨频袭,早晚温差变大,若衣物加得不及时,凉席过凉,仍过多饮食生冷食物,吹空调、吹风扇,就极易受寒凉,而此时的天气转凉就会引发身体各种症状的出现。
此时哮喘病、过敏性鼻炎最易复发,有体弱过敏性疾病的人,对温度变化敏感,适应能力较弱,极易因上呼吸道感染而诱发,所以,有此病史者要注意根据天气冷暖加减衣物,加强体育锻炼,有过敏史者更要注意不要接触过敏原。
与夏季“热伤风”不同,秋季感冒多为“风寒型”。患者会出现头痛、怕冷、无汗、喷嚏、鼻塞流清涕、精神不振等症状,秋季“两头冷中间热”让很多人对凉风疏于防范,所以在“春捂秋冻”时也要注意适时加衣,以防受寒。
天气转凉,温阳补气

不难看出,很多秋季多发病都与天气变凉有关,所以,人们在传统“贴秋膘”补足身体营养的同时,更要注意自身阳气的补足。
在冷秋及寒冬到来之时,自身阳气充足才不至于被寒邢侵袭,正所谓“正气存内,邪不可干”。
而就补足阳气、抵御寒邪来讲,在饮食、运动养生的同时,艾灸的功效已经越来越为老百姓所熟知。
艾灸具有温阳补气、温经通络、消疲散结、补中益气的作用,对身体各种症状的调理及身体的保健有着相当显著的效果,得到了古今众医家及老百姓的认可,因此使得艾灸几千年来沿用至今,为百姓所乐道。